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



今天跟大家說說一句被中國人誤解千年孟子的話。

孟子曰:「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。舜不告而娶,為無後也,君子以為猶告也。」
孟子/離婁上

因著女兒問功課上的問題,觸發我再讀【孟子·離婁篇】的興趣。

【孟子·離婁篇】是孟子論述堯、舜聖人治國之道,為何會突然出現了後祀問題?
這句話,自古至今都被人解釋為沒有後祀是最大的不孝。真的是如此嗎?當我去看看所有現有的譯本時,發覺這一解釋前文不對後理,牽強至極,可以說是曲解孟子的說話。

【孟子·離婁】下
孟子曰:「世俗所謂不孝者五:惰其四支,不顧父母之養,一不孝也;博弈、好飲酒,不顧父母之養,二不孝也;好貨財、私妻子,不顧父母之養,三不孝也;從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鬭狠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章子有一於是乎?夫章子,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。責善,朋友之道也。父子責善,賊恩之大者。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?為得罪於父,不得近;出妻屏子,終身不養焉。其設心以為不若是,是則罪之大者。是則章子已矣。」

根據孟子所說,不孝有五,並不是三。為何說有三?

有三者,是因為有人說帝舜犯了當時人所說不孝的第三條,就是“私妻子”,也就是“不告而娶”。

“不告而娶”與無後祀又有何關係?
根本就是九唔答八,是後人強詞曲解。

孟子所說的“無後為大”,並不是指無後祀(子孫)。後者,王(或帝)也,天下之主。
由於舜繼堯為天下之主,故不能與妻子回家事奉雙親,故當時有人質疑舜“私妻子”,是為不孝。
然則,孟子重申而說,舜雖然表面上犯上第三條不孝,但是“無後為大”,也就是令至天下無主比不孝的罪更大。

所以,君子認為舜之行為“猶告也”,故君子以舜為孝之人。

這應該是孟子整段論孝治國之道的原意。

易龍










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

何謂“仁” (2)


何謂“仁” (2)

孔子求學問于老子,老子告曰:「良賈深藏若虛,君子盛德若愚。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淫志,是皆無益于子也。」

孔子在讀書,老子見而問之曰:「讀何書?」
孔子曰:「【易】也。聖人亦讀之。」
老子曰:「聖人讀之可也,汝曷爲讀之?其要何說?」
孔子曰:「其要在于義。」
老子曰:「蚊虻噆膚,通夕不得眠。今義慘然而汩人心,亂莫大焉。夫鵠鳥不日浴而白,烏雀不日染而黑,天之自高矣,地之自厚矣,日月自照矣,星辰固自列矣,草木固有區矣。夫子修道而趨,則以至矣,又何用義!若擊鼓以求亡羊乎?夫子乃亂人之性也。」

老子又問孔子曰:「汝得道乎?」
孔子曰:「丘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。」
老子曰:「假使道可以獻于人,則人莫不獻之于其君;假使道而可以進于人,則人莫不進之于其親矣;假使道可以告于人,則人莫不告之于兄弟矣;假使道可以傳于人,則人莫不傳之于其子矣;然而都不可以,無他,以人心中無主而道不可居也。」
孔子曰:「丘治【詩】、【書】、【禮】、【樂】、【易】、【春秋】,誦先王之道,明周、召之迹,以幹于七十餘君而不見用,甚矣人之難說也。」
老子曰:「夫六藝,先王之陳迹也,豈其所陳哉。今子所修者,皆因陳迹也。迹者履之出,而迹與迹間豈有异哉?」

孔子歸,三日不語。子貢怪而問之。
孔子曰:「吾見人之用意有如飛鳥者,吾當飾意以爲弓弩射之,未嘗不及而加之;見人之用意有如糜鹿者,吾當飾意以爲走狗而逐之,未嘗不銜而頓之;見人之用意有如淵魚者,吾當飾意以爲鈎緡而投之,未嘗不釣而制之。至于龍,乘雲氣,游太清,吾不能逐之。今見老子,其猶如龍乎,使吾口張而不能翕,舌出而不能縮,神錯而不知其所居。」












何謂“仁” (1)


何謂“仁” (1)

,在【論語】二十篇中出現了超過一百次,在、義、禮、智四行中為首行。
孔子為何如此重視“”,比“禮”還要重要
孔子一生都希望恢復周禮,以周公旦所制定的禮樂治國,由自己身處的魯國開始,以禮樂教化國人,一步一步的恢復國家體制,將周東遷以來天下紛亂的局面扭轉過來,以達至天下大同。但是,孔子更渴望的是人君能以“”治國,人與人之間能夠以“”相待,人人都能以德行於世上。

何謂“”?
究竟在孔子口中所說的“是甚麼樣的一種東西?
為何“”可以使人和睦相處,使天下太平,甚至使人成聖
老子說:「天地不,以萬物為芻狗。聖人不,以百姓為芻狗。」
然則,“”是天生的德性,是順自然而行的,就如天地對待萬物一樣,無分彼此;聖人對待百姓一樣,無分貴賤。故治國者若是不,百姓則如草芥一般的低賤。

【釋名】:「人,也,生物也。故【易】曰:立人之道,曰與義。
者,當以使萬物生生不息,使萬物得以享其天年。

故【釋名】:「,忍也。好生惡殺,善含忍也。」
其生之意有使別人得以生存,或繁衍後代子孫;故不能繁衍後代者,是為不能盡人道。滅人族類,絕人子孫者是為不

樊遲問“”於孔子,子曰:「愛人。」
原來愛就是的表現。
孔子曰:「遠乎哉?我欲,斯至矣。」
其實,要行“”並不難,因為“”離人並不遠,只要人願意行,“”就在人的身邊。人若能愛人如己,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,這豈不就是愛人的表現,是“”的表現嗎。
子曰:「出門如見大賓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在邦無怨,在家無怨。」
是行“”德也。


子曰:「唯者能好人,能惡人。」
只有者能夠真正的好善惡惡。因為者不為利慾所惑,能辨明是非;故行義者好之,行不義者惡之。故子曰:「巧言令色,鮮矣!」
以其人為利慾所昏,為利是圖,已不知“”為何物。故子曰:「富與貴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處也。貧與賤,是人之所惡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,惡乎成名?君子無終食之間違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

子曰:「人而不,如禮何?人而不,如樂何?」

子曰:「知者樂水,者樂山。知者動,者靜。知者樂,者壽。」
子曰:「知者不惑,者不憂,勇者不懼。」
子曰:「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。」     
子曰:「恭而無禮則勞,慎而無禮則葸,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。君子篤於親,則民興於;故舊不遺,則民不偷。」

子路曰:「桓公殺公子糾,召忽死之,管仲不死。」曰:「未乎?」
子曰:「桓公九合諸侯,不以兵車,管仲之力也。如其,如其。」     

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,遊於藝。」

孟武伯問:「求也何如?」
子曰:「求也,千室之邑,百乘之家,可使為之宰也,不知其也。」     

曾子曰:「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以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後已,不亦遠乎?」

顏淵問。子曰:「克己復禮為。一日克己復禮,天下歸焉。為由己,而由人乎哉?」

樊遲問。子曰:「居處恭,執事敬,與人忠。雖之夷狄,不可棄也。」
子曰:「當,不讓於師。」
為學生者當尊師而讓於師,唯獨行之事不能讓於師










大道廢


大道廢

不讀【春秋】,不能知孔子;不知孔子,則不能明【禮記】、【論語】。

春秋是孔子成長生活的時代,她直接地影響著孔子的思想行為。
孔子為何要提倡仁、禮、義、智?
孔子身為武將之後,他通曉當時的六藝,就是禮、樂、詩、書、御、射,尤其精於射。論武藝,他應該是不亞於當時的武人。
他為何要棄武而取禮、樂?

老子曰:「大道廢,安有仁義。智慧出,安有大偽。六親不和,安有孝慈。邦家昏亂,安有忠臣。」

以上的一切,當由讀【春秋】開始。









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

大學之道

大學之道

大學之道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
何謂大學之道?
讀書識字只是小學之道,懂技術,有巧能,此為專藝,亦非大學;大學之道乃君子之道,其道在于彰顯人美善的本性,在于教化百姓,在于力求盡善盡美。
這是對一個習大學之道的人的要求,也是他應有的態度。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
何謂“止”?
“止”者,目標也。學道之人當知其目標何在,有了目標才能弄清方向,有了方向才不會胡亂瞎走,心中才不會雜亂無章,只有心境平靜,才能對事物作出思考和判斷,只有精心的思考,才會對事物有所了解和得着。
這是一個習大學之道的方法和個人的預備,也是思考的程序。

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所先後,則近道矣。
樹有本末,其本在根,其末在于枝葉。屋有本末,其本在根基,其末在于磚瓦。人有本末,其本在心,其末在于四肢。此乃物之本末。
事情有終必有始,有果必有因,有重必有輕,有急也有緩。
若能明辨事物之本末,先後因果,如此者則離大學之道不遠矣。

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;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;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;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;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古之聖賢如何彰顯自身的美德,教化天下百姓?
此人必須從自己的國中做起。
如何彰顯自身的美德,教化國中百姓?
此人必須從自己的家中做起。
如何彰顯自身的美德,教化家中之人?
此人必須從自己的行為修養做起。
如何能夠從行事為人中彰顯自身的美德?
此人必須先修正自己的心思意念。
如何能夠修正自己的心思意念?
這確是修大學之道上遇到最大的難題。前面的行為都是顯露于外,故不能遮掩;修道之人可從外人的反應中得知自己的成敗。唯獨自心的修養,只有自己能夠清楚知道。人若要自知,先要客觀地自我反省;只有透過不斷的客觀自我反省,才能修養其心。要有客觀自我反省的態度,人必須對自己坦誠,無自欺。這也就是意誠。連自己真我都不能面對的人,此人定不能修正其心,又如何可以教化別人?若然能行,也是虛偽行為,是小人偽君子。
如何能夠對自己坦誠,客觀自我反省?
此人必先要有知識智慧。
如何能夠有知識智慧?
必先要有觀察和窮究事物真理的態度。只有通過不斷的思索和學習,人才能明是非,曉道理;才能作出自我的反省。這等人不一定會在學堂裡找到,在學堂裡也未必有這等人的存在。真正能夠做到格物至智的人,他是不會被時間與空間所限制的。


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脩,身脩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
能使天下平者,必定是有知識智慧之人。這是能達大道者所必須經過的階段,透過每一個階段的觀察,當可以推測此人將來的成功與否。在歷史上,縱使有僥倖的人能一時跳過某個階段而達到目標,其最終的結局也會是失敗的,而且所跳過的階段越多,他所失敗後的結局越慘;縱然暫時未應驗于自己的身上,也必應驗于下一代的子孫。因為這結論不是理論,而是儒家智者綜合歷史觀察的結果。

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,壹是皆以脩身為本。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,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此謂知本,此謂知之至也。
老子曰:「大器晚成。」
大器者必定是晚成。因為承大器者必先厚其根基,根基不固,大器必壞。因此,智者必先明辨本末,不知本末者,必不能達道,成大器。



所謂誠其意者:毋自欺也,如惡惡臭,如好好色,此之謂自謙,故君子必慎其獨也!小人閒居為不善,無所不至,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。人之視己,如見其肺肝然,則何益矣。此謂誠於中,形於外,故君子必慎其獨也。